banner
/
/
/
2014年度媒体报道烟云涧青铜器情况汇报
资讯分类

2014年度媒体报道烟云涧青铜器情况汇报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11-01 11:0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14年度,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不仅传承了古老传统的青铜制作工艺,还勇于创新,注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提升了河洛文化的品位和魅力。法兰西24小时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文化报、中国工商时报、企业家日报等海内外媒体,从不同侧面给予专题或

2014年度媒体报道烟云涧青铜器情况汇报

【概要描述】2014年度,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不仅传承了古老传统的青铜制作工艺,还勇于创新,注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提升了河洛文化的品位和魅力。法兰西24小时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文化报、中国工商时报、企业家日报等海内外媒体,从不同侧面给予专题或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11-01 11:02
  • 访问量:
详情

  2014年度,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不仅传承了古老传统的青铜制作工艺,还勇于创新,注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提升了河洛文化的品位和魅力。法兰西24小时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文化报、中国工商时报、企业家日报等海内外媒体,从不同侧面给予专题或大篇幅报道。央视六套《中国通史》栏目摄制组,多次到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进行现场拍摄。

  一、中国文联《神州》杂志2014年第1期报道:《青铜器仿古手工技艺:仿的是物,铸的是梦》

  内容摘要:听说河南省洛阳市有个叫烟云涧的古村落,这里世代传承着青铜器仿古技艺,人们用手工“编制”出关于青铜器的瑰丽美梦。这一期我们走进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为大家讲述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

  二、2014年1月6日法兰西24小时电视台报道:《古老神秘的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

  内容摘要:坊间有烟云涧仿古青铜器有足以以假乱真的说法,激起了法兰西24小时电视报道(北京分社)制片人马韬的好奇心,禁不住青铜文化神奇魅力的诱惑,亲自采访报道,揭开仿古青铜器的神秘面纱……

  三、2014年1月9日新华网报道:《仿古寻踪——探秘青铜之乡烟云涧》

  内容摘要: 烟云涧村用传统工艺制作青铜器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被古人视为祭祀宝地,村北一带因地下有许多古代墓穴而被文物部门定为“二级文物保护区”,出土的中国最古老的“子申父己”铜鼎、铜爵、青铜 酒器等,佐证着华夏青铜业之源的历史印记。

  四、2014年1月30日新华社、《中国文化报》等媒体报道:《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在河南挂牌》

  内容摘要:元月29日,由河南省文化厅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挂牌仪式,在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举行。据悉这是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

  五、2014年4月8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旅游网、《企业家日报》报道:《首届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节在河南伊川举行》

  内容摘要:为了弘扬青铜文化,发展地方经济,4月6日上午,首届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节在青铜之乡烟云涧拉开帷幕。舞狮、铜器、龙鼓、大戏轮番上演,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尤其是烟云涧青铜工艺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烟云涧位于古都洛阳南三十公里伊河东岸,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是王室用青铜礼器祭祀天神的宝地,古往今来的烟云涧人以铸造青铜器为业,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进程。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云涧青铜器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烟云涧青铜器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六、2014年4月11日凤凰卫视以《高仿青铜器成烟云涧村产业 家家户户做高仿》为题对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文化产业进行了专题报道。

  内容摘要: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带领部队撤退,来到了洛阳南边70公里外的村庄。清晨,刘秀见村庄上空烟雾寥寥、时隐时现的民居如在仙境之中,触景生情感叹到:“好一个烟云涧也!”随后,刘秀在洛阳登基,这个小村庄被赐封号烟云涧。这之后的近两千年,烟云涧似乎并没有因为帝王的赐名而变得多么不同。可就在不久前某网站发布的《地下做旧产业调查》中,洛阳烟云涧以青铜器制假重灾区再次亮相。这份调查可信度有多高,烟云涧的仿古工艺达到了什么地步?我们决定到那里一探究竟。

  七、2014年4月25日《新华网》《大河论坛》《价值中国网》等报道:《全国青铜器鉴定培训班走进烟云涧》

  内容摘要:4月24日下午,国内首家青铜器非遗展示馆、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参加全国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人青铜器鉴定培训班的学员。

  据国家文物局出境鉴定河南站站长夏志峰介绍,这次全国青铜器鉴定培训班,通过组织课堂讲授、实物标本观摩、博物馆参观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员基本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总体脉络、各主要历史阶段及各类型青铜器的代表性器物,熟悉青铜器纹饰、铭文特征及铸造方法,到烟云涧考察青铜器是培训班的一项重要活动。

  八、2014年4月26日《文汇报 周末专题》以《 “假器真造”》为题,分“河南青铜第一村产值愈亿考古学者也中招”“求真满足买家,做旧绝不外伎传”对烟云涧仿古青铜器进行了专题报道。

  内容摘要:位于古都河南洛阳伊川的烟云涧,因仿制古青铜器,仿真度之高连考古学家也被“蒙骗”而名震一时。高额利润驱使村民纷纷加入青铜大潮,令这个小山村成为“中国高仿青铜器第一村”。村民强调不接高仿文物订单,最希望的是早日洗脱造假标签:“我们不想犯法,只想用好老祖宗传下的这门手艺”。

  九、2014年6月10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邵华泽为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题词》

  内容摘要: 近日,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份珍贵礼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先生对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甚为赞赏,对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博物馆寄予厚望,欣然题写“青铜文明、源远流长”八个浑厚凝重、优雅飘逸的大字:青铜文明、源远流长!

 

 

  十、2014年12月央视六套《中国通史》摄制组多次到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拍摄。

  内容摘要:央视六套《中国通史》,是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撰稿,并邀请国内多家重点大学、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创作的百集大型纪录片。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拍摄《中国通史》离不开青铜器。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以“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仿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固新,使古老的青铜技艺不断焕发出新时代的熠熠光辉,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央视六套《中国通史》栏目摄制组多次现场拍摄,充分展现了中华青铜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青铜技艺的博大精深。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下一个:
下一个:

页面版权所有:2017 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3693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洛阳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青铜大道32号)   传 真:0379-68533168

.

服务热线:0379-68533168  / 0379-68533168